
治疗前:
· 应诊时,穿著宽松衣服。
· 饥饿、饱食、大渴、惊恐、愤怒、精神过度紧张、内急、激烈运动后,皆不宜针灸。切忌空腹或过度疲劳、严重失眠后立即进行针刺,以免虚弱气逆晕针。
· 治疗前,请先静坐、休息五分钟。使身体放松、情绪稳定,自然气血畅通,疗效更佳。
治疗中:
· 针灸时,应保持自己最舒适的姿势。身心都要保持轻松、自然、心平气和。坐姿要端坐,切勿跷脚。
· 治疗中,身体应放松,不要随便移动身体或改变姿势,以免造成疼痛及危险。
· 治疗中如有任何不适:如头昏、恶心、出冷汗、心悸、口干、眼前发花、呼吸短促困难等现象的话,这是晕针的前兆,请立即告诉医护人员处理。
· 至于针灸时出现“酸、麻、胀、肿、电、蚁走”等感觉,称为「针感」,乃属正常现象,毋须担心。
· 中风行动不便、老弱、伤残、重病的患者,应由亲友陪同,随时照顾就诊,以策安全。
治疗后:
· 出针后,不要去揉针孔,以免造成瘀血或出血或感染。
· 针灸后,如有皮下出血或青肿瘀血等现象,勿需紧张,它会自行吸收或消失,也可以略用热敷以加快吸收或消失。如仍感酸麻或有瘀青持续一、二天,不必过虑,数天后它会自行吸收、消失。
· 针刺后之部位若仍有酸、麻、肿、胀的遗针感,可能会留存好几个小时,甚至一到二天,此乃正常现象,不必惊慌。
· 针灸属于安全的物理疗法,所以完成治疗后可以照常洗澡、工作、劳动、运动。
· 每次针灸时间大约20至30分钟。年轻力壮及急性损伤患者,疗效进展较快;年老体衰及慢性病患者,通常须长期治疗,每周至少以2-3次较为适当。
· 针灸除了止痛作用外还可治疗多种病症,通常与内服药共同搭配使用时可以加强疗效,缩短疗程。
莆田郑康立中医诊所 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