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郑康立医师
贰、恶性肿瘤并发症的治疗
九、骨转移
恶性肿瘤的远处转移,最常见于肝和肺,骨骼是第三好发处。每一种恶性肿瘤都可能转移到骨骼,其中以乳腺癌、肺癌、摄护腺癌、肾癌、膀胱癌、甲状腺癌、淋巴瘤、和肉瘤发生率最高,乳腺癌、肺癌、摄护腺癌转移占骨转移瘤的80%﹝3﹞。
骨转移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的骨痛、骨折、功能障碍、脊髓及神经根受压迫[2、3]。
骨转移路径
1. 直接侵犯
原发性肿瘤直接扩散、侵犯,如前列腺癌、子宫颈癌、膀胱癌,直接侵蚀骨盆。
2. 血行转移
肿瘤分泌血管生成荷尔蒙,形成新生血管,或肿瘤栓子脱落,经血行转移至全身任何部位,经以下几种路径转移至骨骼:
(1) 腔静脉路径:肿瘤所处之静脉血经腔静脉回流至右心房,经右心室至肺,继而经由体循环至全身,发生骨转移。
(2) 门静脉路径:胃肠道肿瘤经门静脉进入肝脏,继而由下腔静脉进入心、肺,再经由体循环转移至骨。
(3) 肺静脉路径:肺部肿瘤经肺静脉,经体循环转移至骨。
(4) 脊椎静脉路径:胸腹腔或盆腔内静脉中的肿瘤栓子,直接进入脊椎静脉系统,直接转移到脊柱、胸肋骨、骨盆及颅骨等处[2、3]。
3. 淋巴转移
原发性肿瘤向其邻近的骨发生转移,如乳腺癌通过淋巴系统转移到同侧肋骨、肱骨、胸骨等;前列腺癌转移至骨盆、股骨及脊柱等[2、3]。
骨转移主要并发症
(一) 局部功能丧失
局部骨骼破坏或病理性骨折,导致疼痛及相应部位功能活动丧失。
(二) 高钙血症
腹痛、顽固性呕吐、衰弱、脱水、震颤、冷漠、焦虑、急性肾衰竭,昏迷。
(三) 截瘫或脊椎脊髓神经横断综合征
脊柱破坏导致截瘫;或脊髓休克,演变成痉癴性瘫痪,张力增高,腱反射亢进,并出现病理性椎体束征。
骨转移临床体征[2、3]
(一)局部肿块、局部压痛、触痛、叩痛。疼痛常位于病灶深处,不易定位。
(二)病理性骨折引起相应功能障碍。
(三)脊椎脊髓神经受压迫,产生神经压迫的相应体征,如肢体无力、麻痺等。
本病为中医之“肾虚劳损”之范畴,属本虚标实,寒热错杂之症,本虚是以脏腑之肾精亏损,气血不足,脾肾两虚为本,标实是以热毒、血瘀、气滞、寒凝为标。发病多为先天禀赋不足,肾气虚衰,复感六淫之邪,蕴于骨骼;或骨伤旧疾,气滞血瘀;或气血不足,脾肾两虚,或过劳伤肾,阴津亏虚,热毒蕴结,导致肾虚髓空,邪毒久留。治疗须以软坚散结,活血化瘀,补肾气,滋肾阴,平衡阴阳。
《治疗》
处方一:育生通经方加方
本方适用于骨癌,或骨转移癌,全身疼痛,腰膝痠软,关节疼痛或有红肿,口干口苦,低热,烦热不眠,舌暗瘀红,舌下瘀脉,脉弦数。本方通经、破血、补肾、养阴,对肿瘤抑制,系通过由抑制骨髓中癌胚干细胞来治疗。
处方二:右归饮加方
本方适用于骨癌,或骨转移癌,全身疼痛,乏力、倦怠,头晕、目眩,贫血,血中蛋白浓度偏低,或合并慢性肾衰、心衰,形寒、肢冷,大便稀溏,小便清长,面色厘黑或惨白,舌淡、暗瘀、胖大或瘦薄,脉细弱。本方通经活血,大补肾之阴阳,系通过唤醒自体干细胞,及免疫的再生与修复来抑制肿瘤[5]。
【针灸处方】[12]
针或灸:腰阳关 三阴交 肾俞 命门 太谿 委中
(血瘀、血热、或阴虚阳亢者用针;气血两虚、或脾肾阳虚者用灸)
十、恶性胸腔积液
所有癌症均可发生恶性胸腔积液,其性质属渗出液,或胸腔肿瘤外溶解,系胸膜表面直接受到肿瘤细胞浸润所致,肺癌、乳腺癌、淋巴癌最常见。恶性胸腔积液的产生,表示癌症已届晚期,极少有手术切除的机会。胸腔积液小量通常没有症状,大量会有呼吸困难,干咳,胸痛,倚息、喘息不得卧等症状,听诊时可出现支气管啸鸣音。以肺有肿瘤为例,不论是原发性或转移性,会产生恶性胸腔积液,导致肋膜、心包膜积水,肺郁血,甚至于肺栓塞或血栓。病人的气管、食道受黏液及浓痰堵塞,横隔膜无法上升、下降,即令胃口不开,恶心呕吐,饥不能食,此时须优先将水利出,利出之后自然横隔膜放松,呼吸能顺畅,食欲改善,营养供应好,则体力改善,抗病能力增加;所以古时有探吐法,目的是让横隔膜振动,食道、气管的黏液能渗出,吐出浓痰,则症状稳定,气管、食道能蠕动,渗出去的血液、淋巴液得以回流,人就会感到舒服而不喘促,可以平躺下来[3]。
《治疗》
处方:柴苓汤加方
为肺、肝、肾之肿瘤首选。以肋膜、心包膜、纵膈腔积水、腹水、或脑水肿为目标。偏向有水份贮留者,或细胞本身有水肿状态,即中医所谓之“水蓄”、“悬饮”,如肝癌、肺癌、或肾癌,有肝肾综合症、 Cr上升等各种水肿。遣方判断以是否有水蓄、肋膜积水、肺郁血等症状为主,不以病理切片为依据。
【针灸处方】[12]
针:尺泽 列缺 内关 水分 三焦俞 阴陵泉 太谿
十一、恶性腹水
恶性腹水系肿瘤的腹膜扩散,其性质属血性渗出液。常见卵巢癌、消化道肿瘤。恶性腹水产生的病理,有以下四种:一是因静脉或淋巴管阻塞;二是散布于腹膜表面的肿瘤分泌;三是血管活性刺激体液增生;四是引流通道或淋巴丛受肿瘤浸润。临床症状为腹胀、腹痛,呼吸困难(大量积液致膈肌抬高),消化道症状(腹水压迫胃肠道)如恶心、呕吐、食欲不振,大便秘或稀溏,腹部压痛[9]。
《治疗》
处方一:柴苓汤加方
柴苓汤适用于肿瘤引起的水蓄,即水肿、淋巴肿、各肿恶性积液。不论是表皮、肌肉、组织间隙、脏器本身、脏器外,颅内压高、血管性、眼球内,只要与液体有关,如腹水、尿毒、肋膜积水、心包膜积水、各种水肿、肝的郁血、栓塞,肝硬化的肝性脑病,心肌炎引起积水…等。针对水的问题,急性发炎的水,须加入黄芩、黄连、黄柏,慢性化时舍去黄芩、黄连、黄柏,萎缩期须加干姜、附子、肉桂。以柴苓汤加减治肿瘤,必须加入丹参、没药、化毒丸、黑神丹。
处方二:香砂六君子汤加方
本方主要唤醒并修复消化道胜肽自体抑癌功能,解除免疫的受抑,增加脑部、心脏、肾脏的血液灌流,预防感染。对于晚期或化放疗后遗的恶性腹水,合并脾胃损伤、虚弱、低蛋白血症、贫血、肝衰、肾衰、心衰、神经损伤,通过扶正祛邪,补气、养血,可合并台湾四神汤或薏仁当成主食,可有效治疗因血中低蛋白的癌性腹水。
【针灸处方】[12]
灸:水分 气海 脾俞 肾俞 足三里 三阴交
十二、肿瘤心身症
罹患恶性肿瘤病人之情志多伤于忧苦、烦思、抑郁、惊恐。情志所伤能使气机功能紊乱,阴阳、脏腑、经络、气血的升降出入失衡,致使心神无主,肾损精怯,脾胃运化失常,滋生百病,更加重癌症病人的沮丧与绝望。
肿瘤心身症系癌症病人在临床上,常出现的许多症状,表现与肿瘤恶化的症状相互混杂,常导致医师判断上的困难,如:咳血、腰腿无力、虚弱、厌食、头痛、呕吐…,故医师应熟悉心身症与肿瘤恶化途径的鉴别,避免误诊;在态度上须心平气静,临症不乱,乐观开朗,诚恳正直,不夸大恐吓、不隐匿病情,同时启动病人生机,鼓励且提供有效治疗策略,对于晚期肿瘤病人,须引导病人安定心绪,坦然面对疾病与生死[9]。
《治疗》
心理治疗:
1. 静志安神:指导或直接陪伴病人调息宁神,静气平心。此法适用疼痛难忍,或过度焦虑。
2. 怡悦开怀:以开朗乐观的态度,让病人对治疗有信心,并鼓励病人不问心情,只管大声唱歌及发自内心开怀大笑,自然可改变脑内荷尔蒙及神经传导介质的分泌。
3. 以正释疑:以正确的医学知识,通过解释,清楚说明病人的不适原因,与肿瘤之恶化进展无关,以解其紧张、恐惧。
4. 转移注意力:癌症病人注意力多在疾病上,烦恼、胡思,须转移改变其注意力,如专注在呼吸上,或观察身体其他部位,即所谓「移精变气」,可使病变减轻或消除。
5. 说理开导:耐心的告诉病人疾病的深浅轻重,拟定进行治疗及调养方针,中西医尚可努力的程度,解除其恐惧、疑虑、及消极沮丧的心态。
处方治疗:
治疗恶性肿瘤心身症,有二种方式:一是以原来处方为基础作增减,此法适于心身症表现轻浅,并无严重影响整体体质条件;另一方式,以治疗心身症造成身体逆乱矛盾的处方为主,再加上抗肿瘤治疗,此乃心身症已严重,导致气机逆乱,影响原有抗肿瘤方向[1、3]。任何方法都须考量病人整体之阴阳、脏腑、经络、气血的平衡条达。辨证及处方如下:
1. 以甘缓急:
临床表现:不自主悲泣,忧郁,低潮,疲劳,倦怠,头晕目眩,不能耐饥。
处方选用:甘麦大枣汤、龙眼干、甜食
2. 清化痰逆:
临床表现:食欲不振、心悸、少眠、抑郁、恶心、头晕、项强、头痛。
处方选用:温胆汤、半夏天麻白朮散。
3. 宁心安神:
临床表现:烦躁不宁,失眠多梦,且肿瘤无经化放疗,或化放疗后复发转移,属本态阶段。
处方选用:黄连解毒汤、知柏地黄丸。
4. 重镇降逆:
临床表现:惊悸、失眠、燥渴、不易镇定、血压高、血糖高。
处方选用:健瓴汤加方。
5. 疏肝理气:
临床表现:烦躁、易怒、胸闷、吸短、失眠、多梦。
处方选用:四逆散、半夏厚朴汤、小柴胡汤、加味逍遥散。
6. 补脾益气:
临床表现:短气、懒言、食欲不振、食少胀痞、溏便、羸瘦。
处方选用:香砂六君子汤、补中益气汤、人参、黄耆[10]。
【针灸处方】[12]
针:内关 神门 华盖 三阴交 心俞
十三、肿瘤性高血凝
恶性肿瘤易形成高血凝体质,为癌症发病前的早期表现。须预防出血及栓塞。临床多见红血球增多、血小板增多、血栓性静脉炎。红血球增多常见于肾上腺癌,肾胚胎瘤,嗜铬细胞瘤、肝癌、卵巢癌。
肿瘤高血凝体质,源自于肝脏抗血凝功能不足,与恶性肿瘤血管新生。正常血管新生在于生长发育或损伤的修复上,例如在伤口愈合、女性经期、胎儿生长发育、断肢接合、脑中风等。而肿瘤的血管新生,是肿瘤从休眠期转变成恶性、生长迅速、甚至侵袭其他组织的关键。当肿瘤细胞增长分裂至0.2cm左右,会开始诱导癌细胞周围血管的新生,以提供其养分和氧气,甚至助其转移。肿瘤病人,促血管新生的物质增加,而抑制血管新生的物质减少。
肿瘤细胞诱发周围血管新生,藉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(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,VEGF),及基本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(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,bFGB)。在实验室诊断上,当肿瘤细胞由「原位癌」开始进入细胞间质时,人体结缔组织即产生「纤维蛋白原裂解产物」(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),可经由DR-70来检测发现,理论上DR-70可以在癌细胞小于106大小时即感应出癌细胞的存在。另外ProcollagenШ peptide(PШP)标记是结缔组织形成的指标,临床用于肝纤维化及进展成肝癌的早期诊断及监测。不论是肿瘤血管新生,或DR70检测,或PШP检测,都以发炎与纤维化为主要追究目标。故癌症的初中期,属瘀热证,发炎及纤维化是肿瘤细胞增生的病理因素,脑及干细胞为所有组织器官指挥及修复中枢,身体某处因某些原因,有发炎及郁血(即纤维化)状态,促使脑细胞唤醒干细胞趋近修补分化。恶性肿瘤初中期的血瘀血热状态,与脑及癌干细胞,与抑癌基因的调控机制受损,有密切关系。
恶性肿瘤初中期瘀热证的临床表现:口干、舌燥、烦热、焦躁、兴奋、睡卧不安、体力佳,小便短赤,大便秘,脉象弦滑或弦数,舌红、紫暗,舌下瘀脉,常合并内分泌过亢、高血压、高血钙、高血糖、高血脂、高泌乳激素血症、高甲状腺素…等[11]。
《治疗》
以清热解毒、活血散瘀、化痰利湿法应用在治疗癌症初中期[13、14]:
(1)清热解毒药:抑制肿瘤细胞分裂及血管新生,解除感染及肿瘤分泌毒素。
(2)活血化瘀药:打开通路,抑制肿瘤血管新生,促正常血管修复,消解已成肿块。
(3)化痰利湿药:清除代谢废物,促进正常细胞对肿瘤的侦测。
处方一:乳没四物汤加方
适用于本态性肿瘤。任何癌初发期,西医未介入,或西药副作用已代谢完,或西医已放弃治疗,中医要介入时,病人正气不虚,即可使用此方。通过活血化瘀、清热解毒、淡渗利湿,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自我分裂复制增生及血管新生,清除免疫对抗肿瘤产生之代谢废物,预防肿瘤溶解之代谢异常,纠正恶性肿瘤之高凝血、高钙血、抗利尿激素分泌不适当的体质条件。
处方二:育生通经方加方
适用于骨髓、肌肉、肾脏、肺脏的肿瘤,或偏向硬组织的肿瘤,如多发性骨髓瘤、横纹肌肉瘤,或骨髓、荷尔蒙异常亢奋之肿瘤,如骨肉瘤、乳腺癌、子宫内膜癌、摄护腺癌、甲状腺癌、高血脂症等,通经、破血、活血化瘀,对肿瘤抑制,系通过由抑制骨髓中癌胚干细胞来治疗。
【针灸处方】[12]
针:阴陵泉 膈俞 肾俞 紫宫 丘墟 曲池
十四、肿瘤晚期虚弱及恶液质
癌症病人身体虚弱,来自于以下几种因素:第一是贫血,造成贫血的原因如出血、感染、骨髓内转移、营养障碍、肾功能减退、溶血、化疗等。第二是营养不良,由于饮食障碍、吸收障碍、脏器功能不全、肿瘤致消耗增加、出血…等因素。第三是治疗的副作用,如手术、化疗、放疗的失营养并发症。
晚期癌症病人易进展至恶液质,主要表现为厌食,代谢和消耗升高,蛋白质、脂肪及其他重要成分的耗竭,体重、体力、活动能力进行性丧失以及精神的改变,味觉异常,致对热量摄取减少,病人日益衰竭,表现淡漠甚至轻生倾向[11]。
癌症经过化疗或中药苦寒药物大量长期使用,仍控制不下来,肿瘤指数持续升高,病人身体虚弱,厌食,消瘦,衰竭,骨髓干枯,低蛋白血症,低钠血症,或BUN、Cr升高,各种系统如脑、神经、生殖系统的退化萎缩,属虚证阶段。临床可表现脾气虚、或脾阳虚、或肾阳虚、或脾肾阳虚[11]。
故晚期的治疗初期应先恢复脾胃功能,升高血色素,升高血中蛋白,纠正低血钠,改善BUN、Cr等,以补脾胃、补气血、补阳方式治疗,如:香砂六君子汤、十全大补汤、或右归饮、或加干姜、附子、肉桂、人参、川七、菟丝子、黄耆等益气温阳的中药方剂治疗,可恢复机体正气,促进五脏的相互调节,阴阳气血,冲任二脉各有所司。调节机体气机,唤醒抑癌基因,增加机体抗癌力,抑制癌干细胞自我复制分化,使肿瘤标志物下降,当造血正常一段时间,可能肿瘤标志会再度往上升,此时考虑已恢复本态,以活血化瘀而凉血治疗[11]。
《治疗》
处方一:香砂六君子加方
处方二:十全大补汤加方
处方三:右归饮加方
【针灸处方】[12]
灸:百会 足三里 三阴交 合谷 气海 命门
十五、淋巴阻塞
肿瘤感染淋巴结、放疗后遗、手术后遗。或淋巴管的阻塞、粘连、狭窄、压迫,引起淋巴回流不良之相应肢体肿大。乳癌、肺癌、子宫颈癌、卵巢癌常见的并发症。
临床表现
(一) 轻度淋巴水肿:
可回复性凹陷型水肿,透过抬高患肢可获改善
(二) 中度淋巴水肿:
因血浆蛋白滞留在组织液中,使结缔组织增生,产生不可回复性纤维化水肿、组织变硬,及慢性发炎现象,患肢有沉重、不舒服、疼痛的感觉,或皮肤拉得很紧,容易磨破
(三) 重度淋巴水肿:
结缔组织过度增生,脂肪硬化,造成皮肤类橘皮状组织,并产生刺瘤,统称为象皮病,呈现不可逆性。
《治疗》
处方:五苓散加方[14]
【针灸处方】[12]
针:太谿 足三里 丰隆 肾俞 脾俞 膀胱俞
参、结论
肿瘤需区分三阶段治疗
依肿瘤与宿主正邪相争的阶段、或化放疗的损伤程度,癌症的治疗的主要分三个阶段。
第一阶段以瘀热证论治:
肿瘤细胞的分裂增生,肿瘤血管生成荷尔蒙过多,血管新生,荷尔蒙受体阳性,会产生高血凝及发热现象,正邪交争之际,会产生发炎及代谢废物阻滞,皆属瘀热症。以活血化瘀,清热解毒为主要治疗法,但必须加入理气化痰、淡渗利湿、直攻癌毒药…等药物。
第二阶段以气虚、血虚、血枯论治:
当肿瘤细胞大量增生,免疫与肿瘤对抗,正邪相争一段时日后,会进入气虚、血虚、或血枯的阶段。即使用苦寒药一段时日后,或西医介入后,仍持续血管新生、肿瘤持续增大、或肿瘤标记仍持续升高,须改以补气、补血、柔肝养血,活血补气以生新血。此时生新血,是人体正常的血管,非生肿瘤的血管。因化疗药注入,血管内膜先受灼伤,血管内分泌受干扰与抑制,随即血管产生狭窄、阻塞,需增加末梢血管的再新生、或溶通、或扩张启动侧支循环,此情况初期为气血两虚或血枯。以补气养血治疗,正常的血管新生会带来大量抗体,清除代谢废物阻滞,可将肿瘤抑制下来。
第三阶段以寒瘀、脾肾阳虚论治:
若补气养血仍无法控制,即进入寒瘀、或肾阳虚兼寒瘀阶段。正邪相争到最后阶段,血管狭窄、堵塞,肿瘤血管生成荷尔蒙亦释放不出,免疫无法带入抗体,代谢废物阻滞无发清除,以补气、补血、柔肝养血药,肿瘤仍持续增大、或肿瘤标记仍持续升高者,为寒瘀或肾阳虚兼寒瘀阶段,须加入大补阳药,同时加入清热解毒药反制[13、14]。
参考资料:
1. 李政育着:中医脑神经治疗学,台北,启业书局。
2. 包兴才主编:恶性肿瘤并发症,北京,人民军医出版社。
3. 廖继鼎编著:临床肿瘤学,台北,合记出版社。
4. 郑淑镁:中医治疗肿瘤热,意大利,罗马,2013世界癌症医学大会论文专刊。
5. 詹佩璇编译:神经生物学,台北,合记图书出版社。
6. 郑淑镁:恶性肿瘤高血钙性骨转移,2012中华民国中西结合神经医学杂志,第七卷第一期,P75〜82。
7. 郑淑镁:肿瘤性糖尿病,厦门市,2012世界中医药糖尿病专业委员会论文专刊。
8. 郑淑镁:伤寒大柴胡汤症与急性高颅内压之症象比较研究,2006中华民国中西结合神经医学杂志,第一卷第二期P63〜74。
9. 雷永耀等编著:肝脏肿瘤学,台北,合记出版社。
10. 郑淑镁:恶性肿瘤心身症,2012中华民国中西结合神经医学杂志,第六卷第一期,P94〜106。
11. 林世崇主编:基础重症医学,台北,艺轩图书书出版社。
12. 萧少卿编著:中国针灸处方学,台北,启业书局。
13. 郑淑镁:癌症纯中医治疗,南京市,2014世界中医药癌症医学大会论文专刊。
14. 郑淑镁:恶性肿瘤治则治法及临床实践,2014新北市国医节论文专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