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郑康立医师
一、纯中医治疗
癌症初期至中期,体力尚可,无血色素及血中蛋白浓度偏低,无Cr升高…等虚象,若以纯中医的治法,而无西医介入治疗,称之为“本态性肿瘤”,统括的证型是“瘀热症”。
所有肿瘤,不论是血管新生速度快,或肿瘤快速进展期间之莫名感染,或肿瘤与免疫邪正相争导致的代谢废物堵塞,或肿瘤溶解过程,或肿瘤分泌毒素,干扰人体体温中枢之发热,或人体启动免疫抑制细菌,病毒、肿瘤的活动等,临床表现皆属“瘀热症”。
肿瘤细胞快速分裂增生及血管新生,或经感染诱发,或肿瘤气化与溶解吸收过程,所产生代谢废物、或分泌毒素干扰人体体温中枢,会产生高血凝及发热现象;当免疫启动对抗肿瘤,正邪交争之际,人体会进入亢奋,发热,细胞水肿状态,产生发炎、血瘀、及许多代谢废物沉淀;代谢废物会阻断正常细胞对肿瘤的侦测。肿瘤治疗过程,绝非单一药物可胜任,须要复方治疗。
故以清热解毒、活血散瘀、化痰利湿法应用在治疗癌症初中期:
1.清热解毒药:
抑制肿瘤细胞分裂及血管新生,解除感染及肿瘤分泌毒素。
2. 活血化瘀药:
打开通路,抑制肿瘤血管新生,促正常血管修复,消解已成肿块。
3.化痰利湿药:
清除代谢废物,促进正常细胞对肿瘤的侦测。
具体方药如下:
(一) 乳没四物汤加方
由乳香、没药、桃仁、生地黄、当归、赤芍、川芎、黄芩、黄连、黄柏、苍朮、茯苓、泽泻、川七、万灵丹 (或化毒丸、黑神丹) 组成。
为本态性肿瘤的通用方。任何癌症,初发期,西医未介入,或西医副作用已代谢完,或西医已放弃治疗,中医要介入时,病人正气不虚,即可使用此方,通过活血化瘀、清热解毒、淡渗利湿,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再生及血管新生,清除免疫对抗肿瘤产生之代谢废物,预防肿瘤溶解之代谢异常,纠正恶性肿瘤之高血凝、高血钙、抗利尿激素分泌不适当的体质条件。
(二) 通经方加方
由骨碎补、续断、牛膝、茜草、黄芩、黄连、黄柏、苍朮、茯苓、泽泻、川七、万灵丹(或化毒丸、黑神丹)组成。
对于骨髓、肌肉、肾脏、肺脏的肿瘤,或偏向硬组织的肿瘤,如多发性骨髓瘤、横纹肌肉瘤,或骨髓、荷尔蒙异常亢奋之肿瘤,如骨肉瘤、乳腺癌、子宫内膜癌、摄护腺癌、甲状腺癌、高血脂症等,通经、破血、活血化瘀,对肿瘤抑制,系通过由抑制骨髓中癌胚干细胞来治疗。
(三) 仙方活命饮加方
由天花粉、白芷、防风、皂刺、乳香、没药、金银花、贝母、赤芍、甘草、陈皮、当归、黄芩、川七、万灵丹(或化毒丸、黑神丹)组成。
为清热解毒,治疗各肿良恶性之无名肿毒。
天花粉、银花、赤芍须重用,同时加入黄芩、黄连、黄柏、苍朮、茯苓、泽泻,须剂量大、贝母(浙贝、土贝)八钱~一两以上。
(四) 柴苓汤加方
由柴胡、黄芩、半夏、丹参、甘草、生姜、大枣、桂枝、猪苓、茯苓、泽泻、白朮,加黄连、黄柏、川七、万灵丹 (或化毒丸、黑神丹)组成。
为肺、肝、肾之肿瘤首选。以肋膜、心包膜、纵膈腔积水、腹水、或脑水肿为目标。偏向有水份贮留者,或细胞本身有水肿状态,即中医所谓之“水蓄”,如肝癌、肺癌、或肾癌,有肝肾综合症、 Cr上升等各种水肿。
遣方判断以是否有水蓄、肋膜积水、肺郁血等症状为主,不以病理切片为依据。
(五) 小柴胡汤加方
由柴胡、黄芩、半夏、丹参、甘草、生姜、大枣、苍朮、茯苓、泽泻、青蒿、知母、地骨皮、丹皮、川七、万灵丹(或化毒丸、黑神丹)组成。
属少阳热,偏向淋巴肿瘤、骨髓、肌肉层肿瘤、或肿瘤淋巴转移。
二、西医介入后的中医治疗
西医介入后之中医治疗,主要在于治疗及预防西医肿瘤治疗过程之毒副作用,维持良好生命状态,协助病人顺利完成西医疗程及增加疗效。
西医肿瘤治疗之毒副作用,在手术麻醉方面,会抑制免疫,阻断且干扰神经、内分泌、血管、淋巴、经络气血的运行…等。在化疗方面,会损伤脑部、血管、内脏、神经、内外分泌腺,抑制造血…等。在放疗方面,会导致细胞的灼伤、水肿、玻璃样沉淀、硬化、缩小、纤维化或萎缩或坏死或失去功能,血管、神经、骨髓、上皮细胞、软组织、骨膜的抑制生长与灼伤,出血、萎缩、沾黏狭窄传导障碍而发生疼痛、幻痛,抑制骨髓回渗形成骨质流失,骨骼空洞症,老化的提早…等。
(一) 手术后的治疗
手术后1周内,治疗策略考虑解除麻醉剂对脑、神经、内分泌、经络气血…等的阻断及干扰,改善脑部、心脏及肾脏的低灌流,维持血压,预防感染,加强代谢,促进化放疗顺利进行,处方以:(1)补气升提为主,辅以清热利湿,理气通便。
处方举例:补中益气汤加方:黄芪、甘草、丹参、当归、白朮、陈皮、升麻、柴胡、生姜、大枣、黄芩、木香、元胡,可加黄芩、木香、元胡、茯苓、泽泻、大黄等。
(二) 化放疗期间的治疗
主要治疗及预防西医肿瘤治疗过程之毒副作用,维持良好生命状态,协助顺利完成西医疗程及增加疗效。
中医对西医肿瘤治法副作用的协助,主要有三个阶段进行:
1. 第一阶段用药:
小柴胡汤合并圣愈汤,加川七。
适用于西医治疗之任何阶段,治疗初期或预防化放疗的副作用,如贫血、白血球降低、黏膜发炎、肝炎、肾炎、神经损伤…等,病人正气较弱但经中药处方可快速恢复者,属气血两虚,余热未尽阶段,以补气补血,活血清热,疏肝和解为治疗原则。
(按:余热未尽阶段,其病理机转可能是肿瘤细胞分泌毒素、或代谢废物阻滞、或药物的灼伤或过敏、或细菌或病毒残存、或自体免疫攻击、或再灌流的伤害、或自由基诱导细胞伤害、或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化、或其他不明因素。中医治疗思路:以少阳热论治)。
处方约略为:柴胡、黄芩、半夏、丹参、甘草、生姜、大枣、北芪、生地黄、赤芍、当归、川芎、苍朮组成加减。
2. 第二阶段用药:
小柴胡汤合并圣愈汤,加川七、玉桂、干姜、附子、黄柏、人参;
或十全大补汤加川七、牛膝、鹿茸、干姜、天雄。
适用于第一阶段用药效果不佳,病人全血球低下,低蛋白血症,各种损伤不易恢复,以补气血效果不佳者,属气血两虚且阳虚阶段,以补气活血疏肝,合并补阳为治疗原则。
处方约略为:柴胡、黄芩、半夏、丹参、甘草、生姜、大枣、北耆、生地黄、赤芍、当归、川芎、苍朮组成,可加川七、玉桂、干姜、附子、黄柏、人参。
或十全大补汤加方,由丹参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生地黄、当归、赤芍、川芎、玉桂子、川七、人参、牛膝、鹿茸、干姜、附子、黄芩组成加减。
3. 第三阶段用药:
右归饮加川七、人参、鹿茸、干姜、黄柏、苍朮。
适用于第一、二阶段用药皆效果不佳,骨髓干枯,低血钠、低蛋白血症、各种系统如脑、神经、生殖系统的退化萎缩,属肾阳虚阶段,以大补肾阳为治疗原则。
处方约略为:右归饮加方,由熟地黄、玉桂子、附子、山茱萸、淮山、杜仲、枸杞子、甘草、川七、人参、鹿茸、干姜、黄柏、苍朮组成加减。
三、西医放弃后的中医治疗
(一) 将不足部份先补起来,再回归本态
将不足的肝功能、肾功能、药物肝炎、药物性肾萎缩、药物性的蛋白偏低或贫血、骨髓抑制等……先医好这些受干扰及受抑制的功能。
(二) 维持生命的过程,加上治疗受干扰的部份
当受干扰已稳定,以维持生命的方子为主。生命稳定了,抗肿瘤须回归本态。
(三) 其余的须视临床症状做不同处置
例如:到了后期,有肝炎,又有肝肾综合症,治肝肾综合症,一方面以退肝炎的黄芩、五味、当归、何首乌等,看状况用药:如果只是发炎未萎缩:原方中加丹皮、黄芩;已硬化、萎缩,加入血枯方及少量黄芩;造血造不出来:人参、川七、鹿茸;溶血:加鹿茸、竹七;再造不出,淮山加重;再造不出,艾草可制造血小板,亦可止血。则肝肾综合症也考虑到,造血也考虑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