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郑康立医师
摘要
怀孕期间除了由胎盘来的贺尔蒙,造成母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、抗阻性增加外;妊娠期间高血凝状态,自体免疫反应,感染机会增加,甲状腺亢进,肝、肾、脑、肠道,皆处于高亢奋、高释放、反吸收过度状态,以上均易导致怀孕期间血糖的升高。故糖尿病患者怀孕,通常需要更大的药物剂量或更多胰岛素,才能将血糖维持于正常范围内。
血糖控制不好可引起之怀孕并发症:胎儿先天畸形、流产、早产、羊水过多、子痫前症、子宫内胎儿死亡。新生儿并发症:胎婴周産期死亡、巨婴症、肩难産、生长迟滞、血糖过低、血钙过低、胆红素过高、呼吸窘迫。
初期病程的表现,属中医的阴虚阳亢、阴虚血热、阳明腑证,治疗需以清热通腑、补肾养阴为主;当发炎或水肿慢性化之后,病人表现血色素降低,或低蛋白血症,或Cr、BUN升高,增加胰岛素剂量血糖仍升高,即进入中期病程,属中医气血两虚、气阴两虚、或气虚血枯阶段,治疗需以补气养血、柔肝滋阴为主;当胰岛细胞继续进行性的萎缩,病人血色素降低,或低蛋白血症,或Cr、BUN升高,增加胰岛素剂量血糖仍升高,以补气补血养阴仍无法改善时,即进入晚期病程,属中医之脾肾阳虚或肾阳虚证,以大补肾之阴阳治疗。
关键字:妊娠糖尿病、胰岛素阻抗、子痫症、补肾养阴、脾肾阳虚
正文
前言
西医将怀孕前的糖尿病区分为第一型与第二型。第一型糖尿病发病年龄较轻,可能因病毒感染或自体免疫反应破坏胰脏之β细胞,无法制造足够胰岛素,因此终生须以胰岛素治疗,亦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。第二型糖尿病通常因周边组织有胰岛素抗性,亦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。
怀孕期间因由胎盘来的人类胎盘催乳素、黄体素、泌乳激素、cortisol等贺尔蒙,有对抗胰岛素的作用,使母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、抗阻性增加,故糖尿病患者怀孕,通常需要更大的药物剂量或更多胰岛素,才能将血糖维持于正常范围内。
壹、糖尿病对怀孕的不良影响
母亲胰岛素不能通过胎盘,但血糖可通过胎盘,当母亲血糖过高时会造成胎儿血糖过高。在怀孕早期胚胎器官发生时期(最后月经起5〜8周),胎儿血糖过高可能造成先天畸形,或自然流产。怀孕后期,胎儿血糖过高可刺激胎儿胰脏分泌较多胰岛素,促进肝糖、脂肪、及蛋白质的生成,造成胎儿体重过重。同时胎儿乃处于高代谢状况,需要消耗较多的氧气,所以胎儿动脉含氧量会下降,若缺氧严重,可能造成胎儿死亡。另外血糖过高,代谢产生的乳酸增加,可造成酸中毒,可能加速胎儿死亡。血糖过高可抑制胎儿副甲状腺功能,而造成血钙过低。胎儿出生后不再由母体获得高血糖,但其体内胰岛素浓度仍偏高,可造成新生儿低血糖现象。这类胎儿由于长期处于缺氧状态,红血球会增加,出生后胆红素会过高。
贰、糖尿病患怀孕的并发症
【怀孕并发症】
血糖控制不好可引起之怀孕并发症:胎儿先天畸形、流产、早产、羊水过多、子痫前症、子宫内胎儿死亡。
【新生儿并发症】
新生儿并发症:胎婴周产期死亡、巨婴症、肩难产、生长迟滞、血糖过低、血钙过低、胆红素过高、呼吸窘迫。
【胎儿先天畸形机率】
糖尿病孕妇之胎儿发生先天畸形机率,高于正常孕妇3-4倍,最常见者为先天性心脏病,其次为肌肉骨胳系统,再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(如无脑症、脊柱裂)、肾脏畸形、肠胃道畸形、尾骨退化症候群(骶骨、腰椎不发育及下肢发育不全)。
【血管病变并发症】
糖尿病若未控制好,可能造成显微血管病变(肾病变、视网膜病变),与大血管病变(冠心病)。
有糖尿病肾病变者,怀孕期间发生高血压、子痫前症、子宫内生长迟滞、不足月生产的机率增加,怀孕亦会加速肾功能恶化。糖尿病怀孕,视网膜易血管新生加速视觉恶化。
【心脏并发症】
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疾病,可能在怀孕期发生心肌梗塞,甚至死亡,胎儿死亡率亦高。
【怀孕后期并发症】
糖尿病合并慢性高血压,子痫前症、胎盘功能不足、胎儿死亡机率增加。
【酮酸中毒】
糖尿病性酮酸中毒,典型症状包括过度换气、呼吸水果味、脱水、多尿、腹痛、恶心、呕吐、头痛、神智改变,怀孕患者有时在血糖不到200mg/dL,即发生酮酸中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