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郑康立医师
四、中医治疗探讨
(一)辨病思路
甲:DIP与原发性巴金森氏症病的基础差异
原发性巴金森氏症,是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,主要因中脑的黑质纹状体(nigrostriatal system)的细胞缺失,导致神经介质多巴胺减少所引起。
DIP病人乃因神经传导介质代谢过盛,为解除其阳性精神症状,而阻断脑部的dopamine、norepinephrine、serotonin、acetylcholine等接受体。
乙:DIP临床表现
DIP病人的临床症状表现除了有典型巴金森氏症之椎体外症状外,尚仍窥见原发病情如思觉失调症、躁症、妄想症等些许症状,另外亦可能有因药物抑制产生的其他副作用,综合表现出以下极不平衡的体质条件:
1. 巴金森氏症状:僵硬、动作缓慢、静止性颤抖、小碎步、身体弯曲、往前俯冲等。
2. 原发病情症状:如思觉失调症、躁症、妄想症等临床症状。
3. 药源性其他症状:
神经系统:嗜睡、眩晕、头痛、精神亢奋、紧张、静坐不能、抑郁、焦虑、不安、失眠、震颤、感觉异常、心智混乱、语无伦次、耳鸣、癫痫、视力模糊、肌肉僵硬、张力过强。
心脏血管系统:姿势性低血压、心律不整、心跳过快、发汗、循环虚脱。
消化系统:口干、咽炎、吞咽困难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、便祕、下痢、腹痛、麻痺性肠阻塞。
泌尿系统:蛋白尿、糖尿、频尿、多尿。
皮肤:疼痛、搔痒、毛囊炎、表皮溃疡。
血液:血小板减少。
其他:倦怠、肌肉虚弱、发热、肝及肾功能损伤。(3)
丙:DIP易产生药物热
精神病药物也可能发生药物热(drug induced fever),因脑部多巴胺功能降低,黑质纹状体功能丧失,导致椎体外径症状(extrapyramidal syndromes)而产生僵硬及颤抖,持续地肌肉僵硬及颤抖,也会导致发热及横纹肌溶解(rhabdomyolysis)。(4)
(二) 辨证思路
甲、DIP与原发性巴金森氏症治疗思考上的差异
原发性巴金森氏症:
病因多由情志耗伤肝肾,或先天禀赋不足,或年老久病体衰,或脑血循环障碍,或劳倦过度,或脑炎,或化学物质中毒,或药物…等,除了中毒、感染或药物诱发之疾病初期属实邪表现外,病程发展过程为本虚标实,多以肝肾不足,气血两虚为主。
DIP病人:
1. 原有狂躁、亢奋、妄想等实热证,因药物抑制脑部功能,而产生不平衡之肝胆滞郁,故虽表现有巴金森氏症之僵硬、动作缓慢、语迟等症状,但病人的黑质纹状体功能实质上并无缺陷,故虽标实但非本虚,初期应以清热化痰,疏肝解郁,重镇安神为治疗重点。
2. 服用抗精神病药会产生DIP的病人,其原因有三:其一为药物剂量过重;其二为服药抑制过久;其三为病人本身之黑质纹状体神经细胞有隐性缺损,故不敌药物抑制。
若属药物剂量过重,则经中医治疗再加上减药或停药,即可改善;若属服药抑制过久之病人,其黑质纹状体细胞易产生退行性萎缩;而原有脑部黑质纹状体隐性缺损者,此类脑细胞功能原已不足,稍经抑制,则提早出现巴金森氏症的病变。故服药抑制过久及病人黑质纹状体原有隐性缺损者,须及早预防之后产生原发性巴金森氏症。治疗前期以清热化痰、疏肝解郁,重镇安神等解除抑制为主,待各种症状改善后,须着重于调养肝、脾、肾、气血、脑髓,即可预防日后产生原发性巴金森氏症。
乙、DIP以胆郁痰扰为主证
依临床观察,DIP病人以胆郁痰扰为主证者居多,故以温胆汤加方效果较佳。
胆郁痰扰证是指痰热内扰,胆气不宁而表现惊悸、失眠、多梦、易惊、胆怯、烦躁不安、胸胁闷胀、善太息、头晕目眩、口苦、呕恶、纳呆、烦躁、抑郁、舌红苔黄腻、脉弦滑等诸症。
丙、多合并其他兼证
DIP单纯以胆郁痰扰证完整表现者少,多合并其他兼证,如:
*兼肝胃不和:则呃逆嗳气、吞酸嘈杂、胃脘及胁肋胀满疼痛。
*兼气郁:则咽中不适、干痛、似有物梗塞、咯之不出、吞之不下。
*兼痰火扰神:则见狂躁、谵语、妄动、哭笑无常;或发热烦躁、面赤气粗、口苦、便秘尿赤、痰黄稠、舌质红、苔黄腻、脉滑数。
*兼肝气郁结:则抑郁、焦躁、易怒、胸胁胀痛明显。
*兼肝阳上亢:则头目胀痛、眩晕耳鸣、面红目赤、急躁易怒、腰膝痠软、头重脚轻、舌红、脉弦或弦细数。
*兼肝肾阴虚:则颧红盗汗、五心烦热、眩晕耳鸣、腰膝痠软、舌红少津、脉细数。
*兼气血两虚:则心悸气短、面白无华、精神疲惫、活动后加重、舌质淡、脉弦细弱。(5)
(三) 治疗处方
甲、初期以温胆汤加味治疗DIP
温胆汤加味:半夏、茯苓、陈皮、竹茹、枳实、甘草、生姜、大枣、黄连、黄柏、龙骨、牡蛎、龙眼肉。
按三因方温胆汤(惊悸门):组成为半夏、茯苓、陈皮、竹茹、枳实、甘草、生姜、大枣。
“治心胆虚怯,触事易惊,或梦寐不祥,或惑于异象,遂心惊胆摄,气郁而生涎,涎与气搏,变生诸症,或短气悸乏,或复自汗,四肢浮肿,饮食无味,心虚烦闷,坐卧不安。”
温胆汤的效用为清热化痰,和胃降逆。是痰热引起失眠、心悸的代表方。临床上治疗入眠难、眠浅、多梦、早醒、焦躁、容易受惊、心悸、胸口苦闷、眩晕感、恶心、呕吐、喀痰、口苦、口黏等症候。舌苔黄腻,脉弦滑数。
「痰热上扰」:是由于精神压力等,引起脑兴奋性增大和自主神经的兴奋(肝阳上亢),并带有胃肠机能失调,使胃内水分停滞,且由于自主神经系统的兴奋和代谢过剩,而发生热证。本方藉着镇静、调整自主神经系统、除去留饮、制吐等作用,而改善失眠、心悸、易惊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。(6)
温胆汤加味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,加黄连、黄柏以改善脑部充血而镇静,加龙骨、牡蛎以平肝潜阳,加龙眼肉以宁心安神。
加减法:
.忧郁、焦躁、易怒、胸胁胀痛等肝气郁结强者:加柴胡、香附。
.惊悸失眠明显者:加枣仁、远志。
.不能镇静、静坐不能严重者:加磁石、代赭石。
.谵语、妄动、或发热烦躁、面赤气粗:加重芩、连、柏,加大黄。
.头目胀痛、耳鸣、面赤明显者:加牛膝、代赭石。
.胃酸过多、胃脘及胁肋痛明显者:加川楝、元胡、莱菔子。
.倦怠、虚弱、气短、舌苔淡白者:加黄芪、当归。
.起身眩晕者:加天麻。
.皮肤红疹、搔痒:加银花、荆芥。
.水肿明显者:加车前子。
.便秘明显者:加大黄、桃仁。
乙、后期以调养肝脾肾、气血、脑髓预防
诸症状改善后,须视病人体质,调养肝、脾、肾、气血、脑髓,如左右归丸、归脾汤,六君子汤,逍遥散等,以期阴平阳秘,精气神充足,预防原发性巴金森氏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