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郑康立医师
参、低血压低血氧并发症产生的原因探讨
一、手术本身因素
手术后氧气的需求量上升;而疼痛、虚弱会造成没有效率的换气;进食减少,分解代谢增加,以上会增加手术后低血压低血氧的产生。
二、组织灌流不足
氧及葡萄糖须倚赖血红素携带,低血压及低血氧对组织细胞产生低灌流,组织细胞一旦灌流不足,缺氧、缺血,使细胞产生能量机制,粒线体氧化发电和糖解路径等损伤,导致代谢降低及电解质紊乱,细胞内外的能量、酶、废物无法交换、释出;大量的钙离子进入细胞内,改变蛋白质与脂质,引起全身性血管痉挛;微血管通透性增加,细胞内外水肿浸润萎缩或纤维化,二氧化碳排出困难;最后细胞ATP耗尽,导致细胞死亡,此为不可逆转之缺血缺氧性伤害。以上的病理,视轻重程度造成病人术后各种病变的重要因素。
三、麻醉因素
麻醉剂、吗啡类药剂会抑制脑干的呼吸中枢,产生不同程度的低血压、心跳过慢、呼吸抑制,手术后的恶心、呕吐、头痛、眩晕、焦虑、瞻妄、呼吸困难,甚至癫痫,皆可能是麻醉剂的作用后遗,有些病人可快速恢复,但有部分病人可能日后仍有倦怠、肌力及记忆反应减弱的困扰;对于老年人、手术时间长的病人,易产生低血压、低血氧、灌流不足的各种不同并发症。
四、交感神经系统活化
手术本身所带来的压力反应,使交感神经活化,刺激肾上腺系统,引起全身性过度兴奋,在亢奋期,体温、血糖、乳酸、血脂、类固醇等异常增高,导致心搏过速及心脏负荷增加,之后进入急速衰减,再加上低血氧及水份、电解质的不平衡,更容易造成心肌缺血,加重全身性灌流不足。
五、应激反应的续发性伤害
细胞发生缺血、缺氧等病变时,使谷氨酸、凝血酶、血浆蛋白、血小板、白血球、介白质、干扰素、前列腺素等过度释放,交感神经—肾上腺髓质系统的过度兴奋,致体温、血糖、乳酸、血脂、类固醇等异常增高,血液流变学、血小板黏附与聚集功能异常,以上细胞损伤后之应激反应,造成严重程度不同的续发性伤害。
六、再灌流的伤害
血液重新灌流,自由基含量增加,特别是活性氧物种,其部份还原氧分子自由基,具有剧毒,会伤害油脂、蛋白质、核酸,并诱导细胞膜和其他细胞组成的伤害。
七、代谢废物的阻滞
低灌流使兴奋性谷氨酸、凝血酶、血浆蛋白、血小板、白血球、介白质、干扰素、前列腺素血糖、乳酸、血脂、类固醇等过度释放或异常增高,血小板黏附与聚集功能异常,这些病理性代谢废物,会阻滞并干扰组织器官的修复,且更加重缺氧、缺血的恶化。(5)(1)
八、药物副作用
【麻醉剂】
麻醉剂可产生不同程度的低血压、心跳过慢、及呼吸抑制,手术后的恶心、呕吐、头痛、眩晕、焦虑、瞻妄、呼吸困难,甚至癫痫;麻醉剂也有相当的肝毒性及肾毒性,对于原有慢性肝炎或肾功能缺损的病人,除了手术后产生低灌流伤害外,更加重了肝肾细胞的损伤。
【止痛剂、肌肉松弛剂】
止痛剂、肌肉松弛剂的副作用与麻醉剂相似,只是程度及剂量差异;且止痛剂可能使横隔肌功能缺损、掩盖心肌缺血之胸痛,加重低灌流的病情,增加感染机会。
【利尿剂】
根据各种利尿剂的作用机转不同,会造成各种电解质及酸硷平衡的障碍,神经、肌肉、心肺、胃肠、肾脏等各系统功能的紊乱损伤,加重影响低灌流。
【抗生素】
抗生素有肝肾的毒性,可能造成药物性肝炎、肾炎;降低肠道对营养的吸收;可能产生程度不一的过敏,严重者导致休克;对皮肤、黏膜、血管内皮等上皮细胞有相当刺激,轻者口糜、皮肤红疹,重者全身发炎水肿,如史蒂文生-强生(Stevens-Johnson)症候群等。
【消炎药】
非类固醇消炎药(NSAID)可能升高AST、ALT、BUN、Creatinine,加重虚弱、胃炎、水肿。
【类固醇】
术后初期使用类固醇,可能加重肝炎、肾炎、抑制感染征兆;递减类固醇时,病人肾上腺因药物反馈受抑,及交感神经压力作用后衰竭,可能导致病人术后1-2周,急速诱发低血压低血氧的各种并发症。
【胰岛素】
手术及压力应激会使血糖升高,或原有糖尿病者血糖控制不良,胰岛素的治疗过当,会有疲倦、低体温、恶心、瞻妄、麻木、痉挛、丧失知觉等低血糖征象;另外胰岛素亦可能有血管水肿之过敏反应。以上都会加重低血压低血氧的程度,或是发生并发症的主要因素。
【升压剂】
升压剂如Dopamine、Norepinephrine(Levophed),会加重血管痉挛、组织缺血,另外亦有头痛、呕吐、心悸、高血压、高血糖、尿液滞流、升高BUN及Creatinine。升压剂的递减期,亦须注意交感神经压力作用后衰竭之急性低灌流产生。(6)
九、术前危险因子:
【年龄】
老年人与婴幼儿,手术后产生并发症的风险增高。例如:老年人温度调节差、心血管及呼吸系统老化、肾元数目减少、肝肾对药物的清除性延长等;婴幼儿的中枢神经、肝肾的解毒代谢发育未完全、容易脱水、低体温等。
【既有心脏疾病】
心脏疾病是手术后主要的危险因子,增加手术后中风、猝死、心肌缺氧或梗塞的风险。
高血压会增加或导致手术后心肌梗塞、心脏衰竭、脑病变、肾脏衰竭。而术后疼痛亦会恶化高血压。
【既有肺部疾病】
呼吸道是最常见的感染路径,而心脏和肺部的并发症在手术后也最常见。气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肺气肿的病人,会增加手术后并发症的机会。
吸烟者肺部清除分泌物功能下降,尼古丁会提高经由肝脏代谢的药量,也有急性戒断症。
肥胖者手术后会增加睡眠呼吸终止症、吸入性肺炎、药物半衰期延长、心肌梗塞、肺高压、肺扩张不全等并发症的机率。
【既有酒精及药物滥用】:
酒精滥用会导致营养不良,肝脏、心脏、神经的病变,对麻醉药及止痛药的抗药性,肺部感染率增加;其他毒品如海洛因(Heroin)、古柯硷(Cocaine)、快乐丸(Ecstasy(MDMA))等,会产生心肌梗塞、中风、抽搐、心律不整、脑水肿、电解质紊乱、肾衰竭、感染等不同疾病,手术后更增加疾病的严重度。
【既有肝脏疾病】
病毒性肝炎、肝硬化的病人,容易因手术后之低血压低血氧导致急性肝炎或衰竭。
【既有肾脏疾病】
手术前肾机能不足、老年人、主动脉或心脏的手术,是手术后肾功能恶化的危险因子。
【既有内分泌疾病】
甲状腺机能不足、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的病人,术后容易低血压及加重甲状腺机能不足、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,须注意甲状腺素及人工皮质固醇的补充治疗,不可骤停。
糖尿病患在手术前后,血糖容易控制不良。如在术前禁食下,注射或口服降血糖剂,会导致低血糖;手术的压力荷尔蒙会对抗胰岛素作用,产生高血糖。故糖尿病患的血糖在手术期常不易控制,可能产生低血糖症、糖尿病性酮酸血症、非酮酸性高渗透昏迷等急性并发症。另外血糖控制不良,会延迟伤口愈合、增加感染机会。
【既有血液疾病】
贫血、出血性疾病、血栓形成体质的病人,术后造成或更恶化低血压低血氧。(7) (1)
肆、临床症状及参考指标的警示
一、中医药参与治疗应注意的基本指标:
․应注意体温、血压、血氧、心搏速度、血糖、意识、尿量、血液常规检查、生化检查、电解质等基本指标所代表的警示。
․低体温、低血压、低血氧浓度、低血糖、低血色素、低蛋白血症,都会导致术后低血压低血氧的并发症。
․体温升高或降低可能是感染、或药物诱发。
․血压高会加重心、脑及内脏低灌流。
․呼吸加快或心跳加速可能是乳酸中毒或发炎感染。
․术后延迟甦醒或瞻妄、癫痫、意识改变,表示中枢神经损伤。
․头痛、眩晕、喷射性呕吐,表示颅内压升高。
․心律不整或心搏过速或胸痛,表示心脏损伤。
․神智状态改变、乏尿或乳酸中毒,表示器官低灌流,也可能面临休克。
․血小板持续降低,是早期感染的指标。
․WBC升高,表示内因或外源性感染。
․老年或虚弱病人,感染期常无发热,当WBC>12000/mm3或<4000/mm3,须注意可能已并发感染。
․AST、ALT急速升高,表示急性肝炎或药物性肝炎。
․若AST、ALT轻度升高,但ALB降低,GGT、胆红素(bilirubin)持续升高,须预防肝衰竭。
․BUN、Creatinine持续升高,须预防肾衰竭。
․若BUN升高至90mg/dL,须嘱咐预防性单次洗肾。
․钾、钠、钙、镁、磷等电解质失衡,会有心血管、神经肌肉、胃肠道的急性症状,容易和其他并发症的症状混淆,亦可能致命。(2)
二、其他体征的警示:
․神经学检查,可探知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及预后。
․观察咳嗽状态,可探知横隔肌功能、痰液的深浅、病人心肺状态。
․观察痰液,浓稠黏腻或水状清稀或干咳无痰,可探知肺部排痰能力、代谢废物的多寡、
感染主要来自肺部,或其他部位。并提供中医虚实寒热辨证的参考。
․观察引流液是清澈或浓稠度高或仍有血水或参杂脓液,可探知属寒症或热症或感染。
․观察小便的色泽与尿量,解尿时的畅滞,除可探知虚实寒热外,亦可推断是否发炎,器官低灌流,肝、肾损伤,麻醉及止痛剂的过当,药物过敏等。
․观察腹部,如腹部舒缓,大便正常,表示肠蠕动正常,营养吸收及代谢废物可顺利进行;
若腹部澎满、胀大、硬痛、便秘,表示肠蠕动麻痹,部分平滑肌痉挛,幽门痉挛和气体、粪便的停滞,代谢废物的阻滞并干扰神经,且增加肝、肾毒性及内因性感染机率。
․观察水肿状态,是否有下肢水肿,或面肿,或全身硬肿,或寸口动脉按压有陷痕,是否伴随喘悸,是否有腹水,缺盆是否浮肿等,可知病位及内脏的损伤程度。
․观察面色肤色,是明亮红润,或面赤目赤,或暗沉晦滞,体肤是冷或温或热,可探知病情的寒热虚实
․参考中医脉象的主症主病。但须注意,在危重病期时,麻醉药、吗啡类止痛药、类固醇、甲状腺素、升压剂等,会造成脉动的假象。如类固醇、升压剂会使濒临休克的病人脉动仍长大有力;颅内压升高,将形成脑疝危症,其脉动可能沉迟有力;低血钠可能脉动数或迟。故须与其他症象合参,避免思虑不周,影响判断与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