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水肿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探讨(上)
郑康立医师 摘要脑水肿是中枢神经损伤的综合病症,广泛出现在各种脑部的直接损伤及继发于内藏或整体损伤之后,例如脑感染、中毒、脑挫伤、脑血管栓塞、出血、血管瘤破裂,血液疾病、败血病、中暑,肝性、肺性、肾性、高血压性、糖尿病性等脑病等......。临床上若见病患头痛、眩晕、呕吐、视神经水肿、烦躁、意识混乱、癫痫发作、甚至昏迷......等,就应考虑病情已进入脑水肿甚至高颅内压的阶段。若脑水肿的病情恶化
脑水肿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探讨(中)
郑康立医师 三、脑水肿的分类依据病理差异,脑水肿可分为四种:(一)血管源性脑水肿(Vasogenic edema):脑血管破损,体液从破损的血管壁渗漏到细胞外间隙,这些细胞外液,会慢慢被吸收流入脑室内,和脑脊髓液(Cerebrospinal fluid,CSF)会合。 (二)细胞毒性水肿(Cytotoxic edema):细胞的新陈代谢及离子产生紊乱障碍,造成脑细胞内肿胀。 (三)间质性脑水肿(I
脑水肿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探讨(下)
郑康立医师 六、治疗首先应当保持呼吸道的通畅。病人应采取15°〜30°的头高体位。优先针对病因治疗,如急性中毒予以解毒,脑感染予以抗生素及消炎,纠正电解质紊乱,脑瘤手术摘除,急性高血压予以降压等。临床上脑水肿的治疗如下:(一)西医治疗1.脱水疗法(1)高渗剂(Hyperosmotic drugs):如尿毒、甘露醇、山梨醇等。(2)利尿剂(Diuretics):透过利尿,间接使脑组织脱水。(3)轻泻
精神药物引起巴金森氏症之中医治疗体会(上)
郑康立医师摘要精神药物主要作用为阻断多巴胺接受器,以治疗思觉失调症、躁症、妄想症等精神科疾病,但可能造成功能上多巴胺的缺失,而产生药源性巴金森氏症。药源性巴金森氏症,易发生在服精神药物一周至三个月间,临床上以抗巴金森药物治疗,有部分病人可能发生原发性巴金森氏症。依临床观察,药源性巴金森氏症病人以胆郁痰扰为主证者居多,且以温胆汤加方依不同兼证施治效果较佳;待诸症状改善后,视体质续调肝、脾、肾、气血、
精神药物引起巴金森氏症之中医治疗体会(中)
郑康立医师 四、中医治疗探讨(一)辨病思路甲:DIP与原发性巴金森氏症病的基础差异原发性巴金森氏症,是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,主要因中脑的黑质纹状体(nigrostriatal system)的细胞缺失,导致神经介质多巴胺减少所引起。DIP病人乃因神经传导介质代谢过盛,为解除其阳性精神症状,而阻断脑部的dopamine、norepinephrine、serotonin、acetylcholine等接受
精神药物引起巴金森氏症之中医治疗体会(下)
郑康立医师 五、病案介绍病案一陈小姐,34岁,自述二年前因宗教过度投入,而发思觉失调症,经精神科治疗半年后,病情改善,但至今二年,虽长期服用最大剂量之安眠、镇静药,仍不能镇静,完全无法稍稍入眠,且行动迟缓如老妇,及有许多不舒服症状,令其非常痛苦,近日自觉幻听、幻觉复明显,如原来思觉失调症将发之兆,心中相当恐惧,而来院求诊。【一诊】主诉:头痛,头晕目眩,胸闷,呼吸困难,口干舌燥,胃胀痛,食不下,自脐
糖尿病中医诊治新思维(上)
郑康立医师 摘要身体的五脏、六腑、肌肉、血管、神经、骨髓、内分泌、脑等组织与器官功能损伤变异,都可能诱发高血糖。第二型糖尿病核心的病理生理学缺陷,是胰岛素分泌缺失和胰岛素阻抗。糖尿病需区分三阶段治疗。第一阶段,以清热益阴为主;第二阶段以补肾养阴、气阴两补、引火归元为主;第三阶段,以温补脾肾、阴阳双补为主。五脏之伤,穷必及肾,糖尿病在热性期缓解后,必损肾之根基。中期表现,或肾阴不足、或阴虚火旺、火
糖尿病中医诊治新思维(中)
郑康立医师 参、从肾论治的理论依据及思路五脏之伤,穷必及肾肾主水,为封藏之本,五脏之原,命门水火全身阴液元阳之根基。所谓五脏之伤,穷必及肾,久病亦归肾。糖尿病不论是感染、或免疫过亢、或肝脑肾等组织器官调控失灵、或胰岛细胞缺失、阻抗,在热性期缓解后,必损肾之根基。以肾为本,中期表现,或肾阴不足、或阴虚火旺、火不归元,须滋肾润燥,壮水之主以制阳光。后期多表现阴病及阳,或肾阴阳俱衰,须大补气血、大补肾
糖尿病中医诊治新思维(下)
郑康立医师 陆、病案举例病案一:糖尿病反覆发作男,三甲医院确诊糖尿病,拒服西药。病人自32〜44岁期间(2003〜2014年),反覆发作糖尿病,发病时ac/pc glu=150-200/180-220,起病时会突然消瘦,口干,溲多,溲多即消瘦倦怠乏力。每次发病,到院服水煎药约15-30剂,前后发病求诊共10回,服中药后均能回复体健,血糖回复ac/pc glu =90/100初期处方(20011〜2
糖尿病患怀孕的中医治疗(上)
郑康立医师 摘要怀孕期间除了由胎盘来的贺尔蒙,造成母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、抗阻性增加外;妊娠期间高血凝状态,自体免疫反应,感染机会增加,甲状腺亢进,肝、肾、脑、肠道,皆处于高亢奋、高释放、反吸收过度状态,以上均易导致怀孕期间血糖的升高。故糖尿病患者怀孕,通常需要更大的药物剂量或更多胰岛素,才能将血糖维持于正常范围内。血糖控制不好可引起之怀孕并发症:胎儿先天畸形、流产、早产、羊水过多、子痫前症、子